豆腐脑一斤豆子几斤水(豆腐脑一斤豆子几斤水多少内酯)
做豆腐脑一斤黄豆加15克内脂即可,下面是具体做法: 准备材料:黄豆1斤,内酯15克,清水9000毫升 1、黄豆洗净放入容器中浸泡一晚备用。
2、将黄豆加水打成豆浆。3、用砂布过滤两遍备用。4、把过滤好的豆浆倒入锅中煮熟。5、内脂用温水化开,倒入豆浆中马上搅拌均匀。6、加盖焖上15分钟。7、15分钟后豆腐脑就做好了,盛入碗中即可食用。起码要5斤水的比例 ,这样做出来的豆腐脑才好吃。豆腐脑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食物。根据个人的口味,可以吃甜的,也可以吃咸的,还可以吃辣的。
按豆与水之比为1:3~1:4的比例
也就是一斤黄豆加1.3到1.4的水
做豆腐脑用的内脂粉的用法:
1、准备果粒饱满整齐的新鲜黄豆,用多于大豆重3~5倍的清水浸泡大豆,浸泡时间为:春季和秋季12~14小时,夏季6~8小时,冬季14~16小时,其浸泡时间不宜过长或太短,以扭开豆瓣,内侧平行,中间稍留一线凹度为宜。
2、把泡好的黄豆磨浆,按豆与水之比为1:3~1:4的比例,用滴水法磨浆均匀磨碎大豆,要求磨匀、磨细,多出浆、少出渣。
3、把磨好的豆浆过滤后煮开,煮浆:煮浆通常有两种方式。一种是使用敞开大锅,另一种内酯豆腐是使用密封煮浆。使用敞开锅煮浆要快,时间要短,一般不超过15分钟。锅三开后,立即放出浆液备用。如使用密封煮罐煮浆,可自动控制煮浆各阶段的温度,煮浆效果好,但应注意温度不能高于100℃,否则会发生蛋白质变性,从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。
4、点浆:点浆是保证成品率的重要一环。待豆浆温度至80℃左右时进行点浆。其方法是:将葡萄糖酸内酯先溶于水中,然后尽快加入冷却好的豆浆中,葡萄糖酸内酯添加量为豆浆的0.3%~0.4%,加入后搅匀。
5、装盒:加入葡萄糖酸内酯后,即可装入盒中,制成盒装内酯豆腐,稳定成型后,便可食用或出售。如要制成板块豆腐,则按常规方法压窄滤水即可。
一斤黄豆最多可以加15斤水,只不过少加点味道会浓一些,豆腐脑的凝固剂是用葡萄糖酸内酯,具体用量根据你买的牌子不同有区别,包装上应该都有标明。
我是做豆腐脑的情况下,一斤的黄豆最少也是要放两斤左右的水,然后再放一些生石灰才可以的,要根据不同地方的做法来判断
答,一斤黄豆加20斤水不能做出符合耍求的豆腐脑。俗话说,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?这一斤黄豆就是连豆渣都放进这2σ斤水里,也只能闻个豆子味,说要做出豆腐脑肯定很难。
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下,将一斤黄豆做成嫩豆腐,然后将三四斤豆腐搅碎,投放到2σ斤水中,恐怕也难看到小小的豆腐粒,所以一斤黄豆加2O斤水是做不出象样的豆腐脑的,就定加10斤水恐怕也只能做成稀薄的豆腐脑来。
做豆腐脑一斤黄豆大概放五至六斤这些水合适。因为豆腐都是靠水做成的,做豆腐脑要水多才能形成豆腐豆腐脑这些样子。
一斤黄豆需要七斤水。
豆腐脑又称水豆腐,是一道著名的传统特色小吃。
《故都食物百咏》中称:“豆腐新鲜卤汁肥,一瓯隽味趁朝晖。分明细嫩真同脑,食罢居然鼓腹旧。”还注说豆腐脑最佳之处在于细嫩如脑,才名副其实。它的口味应咸淡适口,细嫩鲜美,并有蒜香味儿。
一斤干黄豆做豆花可放水1O至15斤水。干黄豆用水泡约6小时(中间换2~3次水)后,用石磨磨成浆,滤去豆渣,放入锅内烧开,而后下生菜油,散去泡沫。另用一盆加150克水将石膏粉化开,再将烧列去泡沫的豆浆冲入盆内后用盖盖好,约1小时后成团即可。
做豆腐脑一斤黄豆三斤水,这个比例最好。
做豆腐脑虽然水很多但是如果水太多那就不好吃了,想让豆腐脑口感好那么久按三比一放水。
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豆浆不能二次加水,豆浆要热,这样假如凝固剂才好吃,豆浆的浓度决定质量,决定口感。
一斤黄豆放3斤水就可以
豆腐脑一道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,常与豆腐花、豆花混用,依据各地口味不同,北方多爱咸食,而南方则偏爱甜味,亦有地区如四川等喜爱酸辣口味。
打豆浆时,按照一斤黄豆放八九斤水的比例;内脂和豆浆的比例是一斤豆浆加一克内脂,如果想要豆腐脑更嫩,可以相应减少内脂的比例。
做豆腐脑一斤黄豆放3斤水
做豆腐脑1斤黄豆加3斤水,一斤黄豆泡好后大约2.3斤,洗净后加水10斤,打豆浆,然后加内脂9克拌8两水备用,做出的豆腐脑像羊脂一样白玉 加8斤水出豆浆很成功的哦
做豆腐脑一斤豆放400克水和8克内脂做豆腐脑
豆腐脑由大豆磨碎之后加工而成,豆腐脑一斤豆子几斤水,通常来说是200克的豆子,放1600毫升的水,三克的内酯,需要准备黄豆200克,水1600毫升内酯三克,提前准备好材料,将黄豆浸泡四个小时左右,准备好豆浆机,把黄豆装进豆浆机当中,打成豆浆,打好之后进行过滤,最后在加热便可以。
一斤黄豆需要七斤水
豆腐脑的老与嫩,出水的多与少是和豆浆的浓度有关系的,也就是干豆与水的比例。根据各地水质的不同及黄豆的差异,比例是不一定的。
我在家做的时候干豆与水的比例大约是1:7.(比如:一两干豆泡开后和七两水打浆)。这里必须说明的是:泡豆用的水不是这“7”内的。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吗?知道了这个比例后,你就可以左右调整到你想要的老嫩程度了。
豆腐脑和豆花都是做豆腐的中间产物,成分上并没有太大区别。豆腐脑是最先出来的,比较软嫩,用筷子难以夹起,需用汤勺盛用;等到豆腐脑再凝固一点,就是豆花,与豆腐脑相比口感凝滑;豆花放入模具里面压实更加凝固之后就是豆腐了。
豆腐脑虽与豆腐是同一家族,但又有区别。豆腐是凝固体,豆腐脑是半凝固的流汁。
豆腐脑的制作工艺:先将净黄豆磨成豆瓣,去皮后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,到豆瓣膨涨成发白时捞出,倒入磨浆机或石磨中磨成细豆浆,用布将细豆浆过滤,将取过豆渣的浆汁倒入铁锅里,用旺火烧开后,倒入专用桶内,再将熟石膏用清水化开,放入瓦缸内,将桶里豆浆趁热倒入,约5分钟,即成豆腐脑。
五斤或者六斤的水。由于不同的地方制作豆腐脑时用的黄豆有差异,各地的水质也有区别,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同地方豆腐脑所用的豆子和水的比例也不同。综合各地的豆子和水的比例,一般建议做豆腐脑时豆子和水按1:5或1:6来配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