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蒜面包_大蒜面包英语
一、发生原因
(1)三大元素配比失调,氮肥结构性过剩,是“面包蒜”形成的直接原因。随着氮服用量的增加,“面包蒜”的发生程度不断加重,其中每每667平方米施用纯氮33.9kg以下,“面包蒜”的发生程度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缓慢增加,之后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直线迅速增长。“面包蒜”每瓣鳞片层数也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。“面包蒜”的发生程度与氮、磷、钾的比例关系密切。
(2)偏施氮肥的影响更直接、更重要。重施、偏施氮肥,即是磷、钾肥缺乏。
(3)微量元素的缺乏,抑制了氮素营养的转运,导致“面包蒜”的形成。在大量施用氮肥时,大蒜叶片和鳞茎中的镁和铁的浓度较高,而蒜株对铜、钙及硼的吸收受到抑制。缺铜,大蒜体内游离氨基酸积累,蛋白质合成受阻,不利于鳞芽的发育,从而产生“面包蒜”;
(4)地膜覆盖栽培促进了“面包蒜”的发生程度。在重施和偏施氮肥的条件下,地膜覆盖有明显促进“面包蒜”发生的趋势,但在氮、磷、钾比例为3.84∶1∶1时,不论地膜覆盖栽培的,还是露地栽培的都未能发生“面包蒜”,且蒜瓣的鳞片层数接近,这个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,重施偏施氮肥是“面包蒜“产生的直接根本性的原因,而栽培方式只起到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。
(5)气候因素。多年经验表明,如果春季有倒春寒或暖冬气候都会使“面包蒜”的形成数量增多。鳞芽分化时温度过高,适宜分化温度是10-11°C,如果连续温度高于13°C,鳞芽分化受抑制。磷芽膨大前期光照不足或日照时数短。
(6)播期不当。蒜瓣是由鳞茎盘上叶腋的侧芽发育形成的,同时受温度、光照、养分等多方面的影响,播种期过晚,春节前营养释放不出来,到了节后,继续释放到上部,地上部营养过剩,不利于鳞芽的分化,促进叶子生长。因此盲目提前播期或延迟播期,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。
二、预防措施
(1)基于蒜区多年的大量施肥,目前蒜区地块N、P、K及微量元素含量足量,建议每亩地施用基肥(15-15-15或者16-16-16)75公斤,有机肥3-5方每亩,有机肥也可以多施,如果有机肥量增加,复合肥要相应的减少。
(2)随着全年无霜期的增加,建议适当晚播种,可以在寒露前后播种。
(3)2-3年进行一次深耕,深耕层在45公分左右为宜。
面包蒜的发生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,防治措施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:环境控制、病害防治和品种选育。
具体来说,环境控制主要包括保持适宜的温度、湿度和通风条件,减少病原菌生长的机会;病害防治主要是通过及早发现病害,定期喷洒杀菌剂或者使用生物防治,可以有效地避免和控制病害扩散;而品种选育方面,则可以通过综合考虑面包蒜的病害耐受性、产量、商品性、口感等因素,选育出更加抗病性和高产性的品种。
总之,只有综合使用环境控制、病害防治和品种选育等多种手段,才能够有效地避免和控制面包蒜的病害发生。
有可能发生面包蒜会在面包制作的过程中出现,因为在面包加工过程中,面包和空气接触产生水气,导致面包金黄色脆软的外皮表面就会出现白点,严重的还会形成疣状或斑块,而这些表面白点就是面包蒜的一种表现,面包蒜不仅影响面包的外观美观,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对人体有害
防治面包蒜的方法是降低面包生产过程中的水分蒸发速度,即改变面包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条件,例如控制烤箱温度和湿度,增加面团醒发时间等
同时, 在使用烤箱的时候要保证面包的烤制时间和温度合适,确保面包完全烤熟,并且每次烤制面包之前要清洁好烤箱内部和面包烤盘,增加面包蒜产生的风险
面包蒜是由曲霉菌引起的面包等淀粉质食物的变质现象
曲霉菌生活在潮湿、氧气不足的环境下,能在淀粉质食物中产生毒素,导致食物变质、臭味及黑斑等现象
预防面包蒜的方法包括:储存食物时保持干燥、通风良好,定期检查食物是否发霉,发现腐烂、变质的食物应立即丢弃,避免食用模糊、变质、黏附有霉斑的食物
对于面包蒜需要注意及时预防和处理,以确保人们的饮食健康
生产上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治面包蒜的发生, 应着重抓好如下几个环节:1播前准备1 l土壤选择与茬口安排大蒜根系吸收能力弱, 适宜种植于富含有机质、 平整、 疏松、 肥沃、 灌水方便的地块, 春季返碱的土壤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