岐山臊子面的做法_岐山臊子面的酸汤制作
原料:面粉150克、鸡蛋三个、清水300克、小葱2棵、盐4克、花椒粉少许;
步骤:
1、将面粉和清水放入深一点的容器中拌匀成面糊,不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,面糊不需要起筋;
2、然后打入鸡蛋拌匀,做鸡蛋饼的面糊一定要将面粉和清水拌成面糊后再放鸡蛋,如果先放鸡蛋或者水和鸡蛋一起放,面粉会起疙瘩不容易搅拌成顺滑的面糊;拌好的面糊要稀一点要具有很好地流动性,因为鸡蛋的大小和面粉的吸水量的不同,如果拌好的面糊有点浓可以再放点清水;
3、将小葱,最好只用葱叶切成细末放入面糊中,再放入盐和花椒粉拌匀就可以烙饼了;
4、将锅烧热,刷上一层植物油,没有刷子也可以倒一点油在锅里拎着锅柄转一下将锅底都沾上油,就第一张需要这样,以后的就不需要刷油了也不会沾了;
5、将一大汤勺(就是那种盛汤的勺子)的面糊倒入锅中,拎着锅柄转动令面糊均匀的薄薄的铺满锅底,然后放到炉子上中火加热;
6、等到晃动锅子,锅里的饼能和锅底脱离的时候在锅里淋上一点植物油(第一张的第一面就不用放油了。因为已经刷过油了)晃动锅子令蛋饼在转动中均匀地沾上油,煎上色以后翻面,淋油在煎上色,一张蛋饼就煎好了;
7、第二张蛋饼开始,就利用热锅直接开始倒面糊,不用刷油也不会沾,只需在煎每一面的时候淋点油就可以了。
原料:
面粉、黄花、木耳、鸡蛋、韭菜、豆腐、胡萝卜、豆角、肉臊子、盐、鸡精。
做法:
1、准备新鲜面条。
正宗的岐山臊子面都是用手擀面,要擀得非常薄,再用大刀切细,面条煮出来半透明状,又劲道又光滑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薄,劲,光”。
时代前进了,机器面条代替手工面。不过,记得要用新鲜面条,干面条做出来的味道会大打折扣哦。
2、准备漂菜。
黄花,木耳温水泡发,择去蒂,洗净。黄花切段,木耳撕小。
鸡蛋摊饼,切菱形块。韭菜切碎(冬季就用蒜苗,比韭菜香)
3、准备底菜。
豆腐,胡萝卜切薄丁,豆角切薄片(冬季用蒜苗)。
炒好待用。(炒菜大家都会,不多说了)
4、炝汤。
锅里多倒些油,油热后放姜末和五香粉,炒出香味,倒醋(多些),待锅中醋沸腾后加入开水。
5、调汤。
汤里放入肉臊子,盐,鸡精调味,再放入底菜,漂菜(除过韭菜)。
汤滚后撒入韭菜,调至小火,不要让汤再大滚。当然最好不要离火,岐山面吃的就是“煎”,汤温度太低就不好吃了。
6、煮面条。
新鲜的细面条煮一滚就可以了,捞出过凉水。
7、浇汤。
面条捞入小碗(面条一定要捞得少哦,多了没味),浇上一勺汤。
几根面条,一大勺汤,这就体现出了岐山臊子面特色之一的“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