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粄_艾粄视频
材料
基本:艾草1250克,糯米粉1500克,粘米粉1000克,碱水50克,生油适量。
肉馅:猪肉1500克(前腿肉为佳),冬菇20个,冬笋1条,盐、淀粉、五香粉、蚝油适量。
糖馅:花生150克、白芝麻50克,椰蓉100克,白糖100克
做法
一、和面
1、艾草洗干净,放锅内加水煲烂,煲时加碱水,加适量油。
2、煲烂的艾草捞起,沥干水,放砧板上剁烂,或放搅拌机内搅烂。
3、然后在艾草内加糯米粉和粘米粉和成面团。
二、肉馅
1、猪肉剁烂,加盐、淀粉、五香粉、蚝油搅匀。
2、冬菇放热水内浸发,去蒂剁粒。
3、冬笋剥壳,切厚片,放清水内浸泡,中间换几次水,然后放锅内加水煲开,再过清水去涩味,剁成粒 状。
4、把冬菇粒、冬笋粒放肉馅里搅匀。
三、糖馅
1、花生仁炒熟,去衣,碾碎。
2、白芝麻炒香。
3、椰蓉烘香。
4、混合加白糖搅匀。
四、成型
1、将面团分成小剂,分别包入肉馅和糖馅。
2、蒸碟内铺上纱布,把艾粄放上去。
3、锅内放水烧开,放入艾粄,蒸15分钟左右。
4、然后用油在外面涂一层即成。
艾粄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美食,其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。在中国传统的五月五日端午节,人们有食用艾粄的习俗。艾粄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:
1. 由来:艾粄的由来与端午节有关。相传,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。屈原投江自尽,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吃掉他的尸体,就陆续投入江中一些吃的东西,其中就有一种是用糯米、艾叶和黄豆等原料制成的艾粄。
2. 健康食材:艾粄选用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和艾叶。糯米是一种传统的优质谷物,富含淀粉和蛋白质,有益于人体的健康。而艾叶具有清热去湿、消积解毒的功效,在传统中医中有很高的药用价值。
3. 制作方法:艾粄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,但需要一些技巧。将糯米浸泡后,和艾叶一起蒸熟。接着取出压成饼状,然后再用香蕉叶或者荷叶包裹,再次蒸熟即可。
4. 美食文化:在中国,端午节是一个与食物紧密相关的节日。人们在这一天不仅食用艾粄,还有赛龙舟、挂菖蒲、喝雄黄酒等各种习俗,形成了独特的端午文化。
5. 地方特色:由于中国各地的民俗不同,艾粄在各地的制作方法和风味也有所不同,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。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湖北的俞寺艾粄和四川的绵阳艾粄。
端午就吃艾粄,因为五月过后蚊虫比较多了,艾草能够驱蚊和降火!所以吃艾粄有这些特点